◎該用什麼心態面對死亡?
討論了許多死神的可愛之後,也許會發現死亡好似不是那麼令人厭憎。可是相信願意去面對死亡的人不會因此變得勇氣大增而欣然迎接,所以我們也來看看一般人面對死亡的態度有哪些?然後思惟自己是哪一種?或者要選擇用哪一種?
第一種想法是堅信死亡不會那麼輕易到來,所以不去想它。或者認為死亡只會發生在做壞事的人身上,自己總是做好事,所以只要繼續做好事就不會遇到。可是如果從生死無常的角度來看,這樣的想法是不可靠的。我們不也常聽人說,這個人一輩子做了那麼多好事,怎麼會死呢?做好事的人因而不會死?這是期待而已。也有人指出,做好事所以早死,因為該放他回去休息了。所以做好事會早死?還是做壞事會早死?此外,中國人也常對無奈的現實提出嘲諷,例如「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第二種想法算是一種自我欺騙,認為只要不去想這件事就不會發生。可是真的可以因此沒事嗎?就像前面的那個故事,僕人真的騎了一匹馬往他的家鄉死命奔馳,結果死神就在家鄉等他。這種逃之夭夭的態度,就像持著一柄遲鈍而不想去面對生命實相的鈍劍,把我們生命的那個靈光,或者是智慧的可能性先斬除了。
第三種想法是期待神恩浩蕩,期待有超越性的存在者可以保護我們。存在心理學家歐文.亞隆分析過,人在抗拒死亡的機制當中,有一個辦法就是去相信神。相信神會護祐他、保護他。但真的有拿生死簿掌管生死的人可以幫我們一次一次遮蓋掉自己的名字嗎?面對死亡,確實可以選擇皈依宗教來穩定無助的心,但皈依並不保證永生。皈依有很多種心態,即便皈依同一個宗教,對該宗教的認知與理解也可能不一樣。如果你是一個會透過皈依宗教來思考生死問題的人,對自己皈依的宗教內涵,以及對生死的觀點就要試著去理解,而不是以為信了就好。信教不是要我們因此「棄絕理智,相信神恩浩蕩」而已。
還有一種態度是以開放的角度來看生與死,如果我們去面對、接受的話,可不可能開啟一個不一樣的狀態。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死這個看起來很兩極,但其實並不真的絕對對立,或互相悖反的課題,我們是不是可以用更開放的心來對待?在這個前提下,透過東西方宗教與哲學找到力量或庇護,便是這個單元所要探討的,是不是當中有你認可,且因此找到具有安定力量的觀點。即使找不到任何依靠也不見得是壞事,重點是檢視哪一種比較接近你的態度?如果真的都沒有接近的選擇,我們也可以想想看,自己對死亡的態度與觀點、關係又是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