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亦有困哉(引用網路文件)

2010052010:00

孔子遷居到蔡國三年,吳國攻打陳國。楚國救援陳國,軍隊駐紮在城父。聽說孔子住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上,楚國便派人去聘請孔子。孔子正要前往拜見接受聘禮,陳 國、蔡國的大夫商議說:「孔子是位有才德的賢人,他所指責諷刺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的楚國,是個大國,卻來聘請孔子。如果孔子在楚國被重用,那麼我們陳蔡兩國掌權的大夫們就危險了。」於是他們雙方就派了些服勞役的人把孔子圍困在野外。

孔子和他的弟子無法行動,糧食也斷絕了。跟從的弟子餓病了,孔子卻還在不停的給大家講學,誦詩、歌唱和彈琴。子路很生氣, 問:「君子也有困窘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在困窘面前能堅持節操不動搖,而小人遇到困窘就會不加節制,什麼過火的事情都做得出來。」

孔子知道弟子們心中不高興, 便叫來子路問道:「《詩經》上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然而它卻排徊在曠野上』,難道是我們學說有什麼不對嗎?我們為什麼會落到這種地步呢?」子路說:「大概是我們的德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信任我們;想必是我們的智謀還不夠吧?所以人家不放我們通行。」孔子說:「有這樣的話嗎?仲由啊,假使有仁德的人必定能使人信任,哪裡還會有伯夷、叔齊餓死在首陽山呢?假使有智謀的人就能暢行無阻,哪裡會有王子比干被剖心呢?」

子路退出,子貢進來見孔子。孔子用同樣的話問子貢. 子貢說:「老師的學說博大到極點了,所以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老師。老師何不稍微降低一些您的要求呢?」孔子說:「好的農夫雖然善於耕種,但他卻不一定有好的收穫;好的工匠雖然精巧的手藝,但他的所作卻未必能使人們都稱心如意。有修養的人能研修自己的學說,但不一定被世人所接受。現在你不去研修自己的學說,反而想降格來迎合。你的志向太不遠大了。」

子貢出去之後,顏回進來見孔子。孔子又同樣問他. 顏回說:「老師的學說博大到極點了,所以天下沒有一個國家能容納老師。雖然是這樣,老師還是要推行自己的學說,不被天下接受又有什麼關係呢?一個人不研修自己的學說,那才是自己的恥辱。至於已下大力研修的學說不被人所用,那是當權者的恥辱了。不被天下接納又有什麼關係呢?不被接受,這樣才能顯出君子的本色!」

孔子聽了十分欣慰, 笑道:「是這樣的啊! 假使你有很多錢財,我願意給你做管家。」

於是孔子派子貢到楚國去, 楚昭王調動軍隊來迎接孔子,才消除了這場災禍。

來源 http://big5.soundofhope.org/programs/454/103339-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