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票】【引用】尼特族現象 蔓延台灣
記者蘇秀慧/專題報導
前言:尼特族(NEET)是指Not in Employment,Education or Training的一群人,這個新興名詞最早出現在英國,是指結束義務教育後,既不升學也不工作,也不參加職業培訓的年輕人;日本政府去年9月公布的「勞動經濟白皮書」,則將它定義為學校畢業之後既不做家事也不上學,也沒有工作意願的15~34歲未婚族群。
台灣到底有多少尼特族?
目前官方未進行相關統計,只能從接近尼特族定義的統計數據略窺一二。以去年來說,15~34歲非勞動力人口中,未就職原因歸類為「其他」的有8萬8000人,他們沒有工作的真正原因包括賦閒在家、等待當兵等種種因素,所以扣除等待當兵等因素後,才是真正的尼特族。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和家庭人口專家、台大農推系助理教授陳玉華,以及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均異口同聲指出,台灣目前的「尼特族現象」並不如日本、美國明顯。
「因為在台灣,父母負責小孩到大學畢業甚至成家之前的生活開銷,非常普遍。」陳玉華說,不過,都會地區確實已開始看到尼特族的出現。
林萬億分析,各個世代成長環境不同,因而造成差異。比如四、五年級生通常是在單薪家庭中長大,或是家中務農,兄弟姊妹眾多,靠父母縮衣節食才完成專科以上教育,畢業後自然須就業,很難在家靠父母養。
相對地,六、七年級生的父母大多為戰後嬰兒潮世代,經濟能力遠優於父執輩,少子化趨勢出現,父母多半願意支持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就算孩子畢業後暫時不想就業,父母也有餘力扶養。
撇開大環境的因素,林萬億認為,這群寧可家裡蹲的年輕世代,常有人際關係問題及無法掌握自己能做什麼的現象,他們往往無法突破心理障礙進入職場,待在家裡的時間愈拖愈久,就業競爭力就愈薄弱。
台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主任汪季參也觀察到,通常父母照顧得太好、不懂得自我要求的「溫室花朵」,也是極易發展成尼特族的一群。「這裡的照顧指的是物質上的供應,孩子名下早就有積蓄、房產,生活失去奮鬥目標,提早從人生發展過程退休,唯一算得上的目標就是努力花錢─花父母的錢。」
台北市生命線協會總幹事朱開玉甚至認為,這些造就尼特族的家庭,通常親子關係比較疏離,子女在各方面都出現退縮,不與外界交往,連在家裡都很自閉。「他們為符合父母的期待,從小到大都是聽話的乖乖牌,等長大有自主能力後,才會決定以無言的抗議與消極的態度與環境共存。」
陳玉華提醒,尼特族的出現可能顯示個人取向價值觀的興起,造成社會脫離問題越來越嚴重,「從尼特族個人角度來說,自己做的決定是好、是壞?看不出來,但從政府角度來看,可能比較負面,因為代表民眾公共參與、社會參與降低了。」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則認為,只要尼特族可以活下去,不做壞事,即使「在家裡蹲」也沒有什麼問題,這是家務事。但是,他也強調,值得探究的是,尼特族在家裡做什麼?如果活得easy,也能做一些事情,雖然花家裡的錢,可以讓所得重分配,對社會還是有貢獻,但如果對人生了無生趣、載浮載沈的話,就值得注意了。
【2005/04/24 民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