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 Ban Ja Sa Do Hum 嗡‧班‧扎‧沙‧埵‧吽
金剛薩埵的涵義為「金剛、勇猛、有情」,在藏譯為「金剛勇猛心」。又稱金剛手、金剛手秘密主、金剛上首、普賢金剛薩埵、金剛藏、祕密主等。
「金剛薩埵」一語,象徵「堅固不壞之菩提心」與「煩惱即菩提之妙理」。密教由大日如來傳予金剛薩埵,是密教傳法之第二祖。 金剛薩埵原為大日如來內眷屬中諸執金剛之上首,在大日經中多稱為金剛手或秘密主,居於金剛法界宮。親蒙大日如來之教化後,傳持密乘,便結集成大日經、金剛頂經各十萬頌,納於南天鐵塔,成為付授密法第二祖。
金剛薩埵在金剛界曼荼羅中,為金剛部院三十七尊之一,主東方「發菩提心」之德,且具普賢行以滿足一切眾生,令一切菩薩受用三摩地智,又金剛薩埵代表眾生本有之淨菩提心,與普賢菩薩同體異名,密號為真如金剛、大勇金剛、勇進執金剛。 金剛薩埵在金剛界曼荼羅理趣會中,十七尊中之主尊,位於曼荼羅的中央。以欲、觸、愛、慢等四煩惱之妄體為別德,以顯示煩惱即淨菩提心之妙趣,故與金剛欲、金剛觸、金剛愛、金剛慢等四菩薩同時顯現五秘密金剛之相。 金剛薩埵在胎藏界曼荼羅中,為金剛部院「大智金剛部」之主尊。主「折伏門」之德,以摧破惡障為本誓。金剛薩埵雖有各種功德顯現,然於密教中,常以金剛薩埵為菩提心,或經由菩提心而上求佛果者之總代表。
學佛皈依後,發願起行,從聞進修,在前行中多生阻礙,有宿生、現生之罪業障等。因罪從心生,自心有垢能障菩薩,故於此清淨違緣罪障、懺悔還出方便,應所修學。惟大小顯密懺法,共有多種,密乘中以修念金剛薩埵為最勝法要。如未受皈依戒前,所造之十惡業等,又於別解脫戒、菩薩戒、或密乘戒等,受戒後違犯,悉能懺除。本來懺罪無功德,但以一心對治,如法還淨,是其功德也。